晋阳风火流星,俗称“火流星”,是一门融民间杂技与中华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。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,是对土地和火的一种崇拜的表现形式,与民间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。武技是民间社火中的一种传统活动。它是由爱好和擅长武术的人组成,表演者持有刀枪棍棒、流星锤、三三叉等兵器,在行进中或场地表演。
风火流星是武技类表演的一种,一般是在晚上,可单人或多人表演。通过两手做背花、馒头花等动作,使绳子两端的铁笼在空中由慢到快地旋转,笼中火花四溅,火借风势,风助火势,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;还可以做行、站、坐、卧、翻滚等多种动作,人在火中,火随人转。表演的套路与武术套路大致相似,有双龙开道、火龙缠身、悟空舞棍、火龙十八滚等。其表演由小锣鼓来配乐,在不同鼓乐声中变换动作,时而紧凑,时而舒缓,时而高昂,时而低沉,扣人心弦。
风火流星是古晋阳民间社火文化的一枝奇葩,是优秀的民间地方文化。发掘、抢救、保护风火流星,将对丰富古晋阳民间文化的内涵,促进和带动地区民间社火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然而,由于风火流星本身的一些局限性,如危险性大、习练难度高等原因,风火流星正面临难以维系的尴尬境地,亟须抢救、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