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狮子龙灯跑旱船、彩楼当街撑面面”,这是在清徐流传了多少年的民谚。可见清徐彩门楼在清徐历年民间文艺活动中的地位何等重要。
据传清徐彩门楼起源于唐代,当时清徐县城叫清源县,交通便利,商铺林立,经济繁荣。逢年过节人们为了祈盼自己来年商铺兴旺、“祛除百邪”,即在附近山中采回柏叶绑在竹竿和木棍上,插在自己家房顶的最高处,为求来年百业兴旺。“祛除百邪”到宋代发展为用几根门杆搭在自己门前,上边绑上柏叶枝,两边写上对联的柏叶门楼,年年造型不同,极具观赏价值。再后来历经许多商家的改进,由最初的柏叶门楼发展到柏叶彩门楼、扭彩彩门楼、彩绘彩门楼,直至今天的喷绘彩门楼。它的发展和创新生动地体现了经济的发展、社会的进步、人类智慧的进步和科技的提高。清徐彩门楼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、科研价值、经济价值和时代价值,是一个民间古建筑技艺、民间美术、民间彩绘、民间手工技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,多少年来受到广大民众的高度赞扬和喜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