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烧制技艺

琉璃烧制技艺

发布日期:2024-03-02 来源: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:1150
发布信息公开保密审查:
确认此内容非涉密

琉璃即低温铅釉陶,通常用于建筑装饰。铅釉陶于西汉时期就已出现,只烧制一些生活用器和随葬的俑;到唐代时烧制出了今人所称道的“唐三彩”;宋代以后,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建筑琉璃的生产上。

山西是我国琉璃的主产地,其琉璃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。千余年来,这一行业相承不衰,留下许多优秀作品,其分布之广,匠师之多,在全国居于前列,是我国琉璃艺术之乡。

琉璃生产在山西境内有着广泛分布,其中以太原、阳城、河津、介休等地的影响较大。太原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生产琉璃,之后一直没有间断,当地烧琉璃以苏姓家族最有影响。阳城烧造琉璃始于元代,明清达到鼎盛,起初在县城东关,后迁至后则腰村,以乔氏家族的琉璃最为著名。河津琉璃始于明代万历年间,主要集中在城西的东、西窑头村,吕姓是当地的琉璃世家。介休是山西烧造琉璃较早的地区,唐代寺庙建筑就已使用琉璃,在明代达到极盛,遗留下不少优秀作品。